推断错报的计算主要分为以下步骤,结合权威信息源整理如下:
分情况处理
账面金额≥选样间隔 :直接将该逻辑单元的实际错报金额计入推断错报。 - 账面金额<选样间隔 :
计算样本中所有存在错报的逻辑单元的错报百分比(该百分比代表整个选样间隔的错报水平)。 - 将该百分比乘以选样间隔,得出推断错报金额。
汇总与调整
将所有推断错报金额汇总,并加上账面金额≥选样间隔的逻辑单元中的实际错报,得到总体错报估计值。
公式 :
$$
推断错报 = sum{账面金额 geq 选样间隔} 实际错报 + sum{账面金额 < 选样间隔} (样本错报百分比 times 选样间隔)
$$
示例 :
样本金额100万元,选样间隔3000元,发现5万元实际错报。 - 计算推断错报:
账面金额≥3000元的逻辑单元实际错报5万元;
账面金额<3000元的逻辑单元错报百分比为$frac{5}{100}$,推断错报为$frac{5}{100} times 3000 = 15$万元;
总体错报=5万元+15万元=20万元。
抽样风险调整
需根据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确定保证系数,通过调整推断错报上限以控制风险。 - 若样本无错报,总体错报上限=保证系数×选样间隔。
数据准确性要求
计算需基于完整、准确的样本数据,避免因数据偏差影响结果。
该方法适用于货币单元抽样等审计场景,通过样本推断总体错报,帮助评估财务报表的可靠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