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科普知识 闭门羹

闭门羹

发布时间:2023-10-08 13:52:04

闭门羹

闭门羹是一个汉语成语,读音:bì mén gēng,指主人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。

闭门羹释义

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。

闭门羹出处

唐·冯贽《云仙杂记》卷一:“下列不相见,以闭门羹待之。”

闭门羹例句

1、谓仅作羹待客而不与相见。后指拒客进门,不与相见。

唐 冯贽 《云仙杂记·迷香洞》:“史凤,宣城 妓也。待客以等差……下列不相见,以闭门羹待之。”

清 二石生 《十洲春语·品艳》:“不见者三年,拟重访之,恐其效闭门羹故事。”

《小说月报》1981年第1期:“小邹 准是吃过几次闭门羹,当然不来了。”

高阳《清宫外史》上册:一次不见,第二次再去,谁知三番五次饱尝闭门羹。

⒉ 泛指对某事拒绝商谈。

郭沫若 《洪波曲》第一章五:“他说 广州 的报刊实在太多了,应该取缔一下才行。这样,先给我一杯闭门羹,使我连开口的余地都没有了。”

闭门羹探源

众所周知,“闭门羹”意为拒客,但“闭门”何以与“羹”联系起来呢,原来,“闭门羹”一语始见于唐代冯贽《云仙杂记》所引《常新录》的一段话:“史凤,宣城妓也。待客以等差……下列不相见,以闭门羹待之。”这名姓史的高级妓女不愿接待下等客时,就饷之以羹,以表婉拒。客人见羹即心领神会而自动告退了。所谓羹,最初时系指肉类,后来以蔬菜为羹,再后对凡熬煮成有浓汁的食品皆以羹称之,如雪耳羹、水蛇羹、燕窝羹等。以羹待客,比直言相拒,要婉转,客气一些。可惜现代拒客,则只有“闭门”而没有“羹”了。

温馨提示:
本文【闭门羹】由作者 百科大全 转载提供。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 自学教育网 信息发布平台,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 若存在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。
(c)2008-2025 自学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汕头市灵创科技有限公司
粤ICP备2024240640号-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