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科普知识 公才公望

公才公望

发布时间:2023-10-08 21:08:19

公才公望

公才公望,汉语成语,拼音是gōng cái gōng wàng,意思是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。出自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。

公才公望成语用法

作宾语、定语;指相当于三公辅相的才识

示例

公才公望当黑头,姓名指顾书金瓯。

公才公望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:“孔愉有公才而无公望;丁潭有公望而无公才,兼之者其在卿乎?”

公才公望成语解释

才:才识;望:名望。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。

公才公望成语故事

南朝时期,梁国的王暕年幼时,父亲在齐国作太尉,太尉相当于三公、宰相等位。一次王家宴客时,来的客人见了王暕就对其父亲说:“公才公望在这孩子身上又看到了。”后来,王暕成年时也作了大官。

温馨提示:
本文【公才公望】由作者 教育百科书 转载提供。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 自学教育网 信息发布平台,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 若存在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。
(c)2008-2025 自学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汕头市灵创科技有限公司
粤ICP备2024240640号-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