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科普知识 狗吠不惊

狗吠不惊

发布时间:2023-10-08 21:15:33

狗吠不惊

狗吠不惊,汉语成语,拼音是gǒu fèi bù jīng,意思是狗偶尔的叫声不会引起惊慌,形容社会太平安定;出自《后汉书·岑熙传》。

狗吠不惊成语解释

吠:狗叫声。狗偶尔的叫声不会引起惊慌。形容社会太平安定。

狗吠不惊成语辨析

【反义词】鸡犬不宁、鸡飞狗跳。

【近义词】鸡犬不惊。

【语法】作定语;用于社会局面。

狗吠不惊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岑熙传》:“(熙)迁魏郡太守,……视事二年,舆人歌之曰:‘我有枳棘,岑君伐之;有蟊贼,岑君遏之;狗吠不惊,足下生氂。’”

狗吠不惊成语典故

典故出处古人的解释本来是“。”因为狗不会追着人叫,所以脚上的汗毛都长长了。并非是听到狗叫不惊。而只是说整个气氛好了,连狗都不会再狂叫。 《后汉书·岑熙传》:“(熙)迁魏郡太守,……视事二年,舆人歌之曰:‘我有枳棘,岑君伐之;有蟊贼,岑君遏之;狗吠不惊,足下生氂。’”对此,古书有解释是说:“犬无追吠,故足下生氂”。即,奸人被铲除了,再也没有狗追着好人叫和咬了,所以人脚上的汗毛都长长了。这里的狗,与上文的棘、蟊贼是同样的。都与坏人有关。

温馨提示:
本文【狗吠不惊】由作者 百科大全 转载提供。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 自学教育网 信息发布平台,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 若存在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。
(c)2008-2025 自学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汕头市灵创科技有限公司
粤ICP备2024240640号-6